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该病的发病机制有两个学说。再次感染同一型病毒时,血清中增强性抗体活性弱,而中和抗体活性强,足以中和入侵病毒,则病毒血症迅速被清除,患者可不发病,反之,若再次感染异型病毒时,体内增强性抗体活性强,可促进病毒在单核‐巨噬细胞中大量复制。通过对塔希提、斐济等太平洋岛屿的流行病学观察,发现不少初次感染的登革热患者也出现登革出血热临床经过,患者的血清反应也属初次感染类型,且儿童占多数,这提示登革病毒有可能通过变异产生毒力更强的病毒株,从而引起登革出血热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