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临床表现]第三节 临床分类

在寻找防治PVR方法中,需要建立一种标准的分类法,便于研究者或临床医生可以比较应用不同方法得到的结果。1983年视网膜学会术语委员会发表了对PVR的命名及分类分级标准[ 4 ] ,受到广大临床眼科医师的认可,尽管后来有些学者认为该分类有很多缺陷,但临床上一直沿用至今。B为中度,视网膜表面有细纹状皱褶,裂孔卷边,血管扭曲抬高,提示增生膜存在.1991年的PVR分类法具有更专门的记录,可能更适用于研究目的和随机临床研究,在比较用不同治疗方法得到的术前和术后结果时,可能更准确一些。如果使用1983年分类法,那么 ......

——《临床眼底病.外科卷》
书名:《临床眼底病.外科卷》
栏目:临床眼底病.外科卷 > 第二篇 各种眼底疾病手术 > 第十八掌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作者:刘文
参编:张少冲,吕林,赵培泉,林晓峰,高汝龙
页码:27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