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寻找防治PVR方法中,需要建立一种标准的分类法,便于研究者或临床医生可以比较应用不同方法得到的结果。1983年视网膜学会术语委员会发表了对PVR的命名及分类分级标准[ 4 ] ,受到广大临床眼科医师的认可,尽管后来有些学者认为该分类有很多缺陷,但临床上一直沿用至今。B为中度,视网膜表面有细纹状皱褶,裂孔卷边,血管扭曲抬高,提示增生膜存在.1991年的PVR分类法具有更专门的记录,可能更适用于研究目的和随机临床研究,在比较用不同治疗方法得到的术前和术后结果时,可能更准确一些。如果使用1983年分类法,那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