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发 病 机 制

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未完全明了,有以下主要学说。如肾功能不全,磷排泄减少,血磷增高和血钙减少,两者促使甲状旁腺激素持续分泌增加,导致肾性骨病、周围神经病变、软组织钙化、皮肤瘙痒等。该学说认为某些原因导致残余肾单位代偿地发生肾小球血流量增加、入球动脉扩张和(或)出球动脉收缩,肾小球内出现“三高”现象,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损伤,系膜区大分子物质沉积,肾小球硬化。该学说认为肾小球硬化的发病机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相似,因为多种肾脏疾病均有脂质代谢紊乱,而且,系膜区有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沉积。 ......

——《实用内科危重症监护学》
书名:《实用内科危重症监护学》
栏目:实用内科危重症监护学 > 第四篇 泌尿系统疾病重症监护 > 第三章肾脏病重症监护 > 第二节 慢性肾衰竭
作者:李亚洁 曹秉振 马壮
参编:田小丽,刘坚,梅桂萍,张绍敏,刘雪琴
页码:394-39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