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69年Rosch等在动物身上开展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的实验,并获得了成功,但由于材料的局限性,仅能采用导管、球囊扩张导管建立肝内门-体分流道,术后较快就出现肝实质的弹性收缩和分流道内血栓形成,难以保持分流道持久通畅,不能建立有效的肝内分流道。1988年,Richter等采用Palmaz内支架成功地对首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实施TIPS治疗,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腹水消失,出血停止。国内开展此项工作相对较晚,1993年徐克等首先在国内报道了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