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针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某些高危因素,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仍有可能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若有痛经,经量增多或月经失调,建议口服避孕药,既可避孕,还可能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施行人工流产电吸引术时,在吸管出宫颈前,应停止踩动吸引器,以使宫腔压力逐渐回升,避免吸管出宫颈时,在宫腔压力骤变的瞬间,将宫内膜碎片挤入输卵管和盆腔。输卵管通液或通气试验,及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等,均应在月经干净后3~7天内进行,以免手术中将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送至盆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