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感受很容易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这种因素可以是显而易见的,例如给患者一两个简单的暗示就可以影响疼痛感受。也可以是很微妙的,例如仅仅通过改变临床或实验室研究的背景环境就可以改变受试者的疼痛感受。理解疼痛的心理生理学基础有助于临床医师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心理学方法干预疼痛的发生和发展。疼痛信号可在任何传递水平和环节上接受心理因素的调控,其中以中枢的调控效应最为显著,边缘系统、扣带回等脑区都参与心理和疼痛的形成。在没有躯体器质性病变时,疼痛的发生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医学上称为心因性疼痛。个性内向者对疼痛耐受性差,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