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证明

我国开展救治大面积烧伤的初期,频频出现的一个情况,即休克期刚过,迅速暴发早期“败血症”(现称脓毒症)。1978年后自建实验室,与同道专心致力于掌握新的技术,包括细菌的血清学分型、组织细菌定量培养、厌氧菌培养技术、荧光标记细菌以及荧光显微镜、电镜的应用等,1983年终于证明大鼠在严重烧伤后,荧光标记的铜绿假单胞菌可经门静脉播散到肝、脾、肺、肾。1990年,刘友生等以125I标记内毒素成功,在烧伤动物体内示踪,结果正如所料,内毒素的侵入比预计的还早,30%Ⅲ度烧伤的Wistar大鼠,自伤后15分钟在门静脉中的 ......

——《中华烧伤医学》
书名:《中华烧伤医学》
栏目:中华烧伤医学 > 第三篇 烧伤感染、免疫
作者:杨宗城
参编:杨宗城,郭振荣,夏照帆,肖光夏,许伟石
页码:126-12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