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和病理】

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制迄今仍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研究提示汉坦病毒感染为本病发病的启动因子,病毒感染后又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并产生免疫病理损害,从而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产生发热、低血压休克、出血和肾功能衰竭等临床经过。目前主要有如下学说:1 ﹒病毒学说。在动物实验中发现能产生病毒特异性CD8 + T细胞的感染小鼠可清除病毒,表明细胞免疫也参与发病,但在清除病毒的同时,也损伤了大量的靶细胞。小血管损伤:在病毒、免疫复合物及休克等因素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甚至坏死,导致小血管损伤而出血。腹膜后胶冻 ......

——《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书名:《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栏目:实用内科学(上、下册) > 第十一篇 感染性疾病 > 第六章 病毒性疾病 > 第十九节 流行性出血热
作者:陈灏珠 林果为
参编:戴自英,廖履坦,杨秉辉,翁心华,潘孝彰(常务)
页码:439-440
版本:1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