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流行病学]四、霍乱流行中病原体的变化

例如前六次世界大流行( 1817 — 1923年)的霍乱均由O1群古典生物型霍乱弧菌所引起,而第七次大流行却为O1群埃尔托生物型所引起,病原体的生物型发生了质的变化。至于血清型的变化,无论既往的古典霍乱或60年代以来的埃尔托霍乱,均以小川血清型占绝对优势,但自70年代后期开始,优势又被稻叶血清型所取代或二者并存或又以小川血清型为主。1992年以后,又出现由非O1群霍乱弧菌O139引起之霍乱。历史上前六次霍乱(古典型)大流行( 1817 — 1923年)及90年代开始的O139霍乱均起源于印度。至于霍乱有无 ......

——《流行病学.第2卷》
书名:《流行病学.第2卷》
栏目:流行病学.第2卷 > 第十章 霍  乱 > 第四节 流行特征
作者:曹务春
参编:于光前,马麦卷,马福宝,王永,王勇
页码:136-13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1979-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