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四、SCI后疼痛的发病机制

迄今为止,SCI后疼痛的机制仍不十分清楚。Siddal等认为,SCI后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可以导致有髓神经纤维的血液供应减少,从而发生脱髓鞘作用。而这种脱髓鞘作用所产生的异位冲动可以被感知成针刺痛、枪击痛或烧灼痛。这些化学物质作用于高阈值的伤害性知觉感受器,使之敏化,从而使平时不产生疼痛的刺激也会产生疼痛。交感神经系统对SCI后疼痛的产生和维持也有重要意义,甚至微小的神经损伤也可引起交感神经活动的紊乱,产生“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complexregionalpainsyndrome)”,其表现包括血管舒 ......

——《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诊疗学》
书名:《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诊疗学》
栏目: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诊疗学 > 下篇 神经病理性疼痛各论 > 第十四章 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特点及治疗 > 第四节 脊髓损伤后疼痛
作者:黄宇光 徐建国
参编:罗爱伦,王以朋,崔丽英,于布为,刘进
页码:286-28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