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一)病毒对宿主细胞形态结构的作用

病毒感染细胞可发生溶细胞型感染,在体内组织可见细胞坏死灶,如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可引起患者肝组织点灶状坏死。在体外进行病毒的细胞培养时,可见感染的细胞坏死而形成空斑(plaque)。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疱疹病毒及麻疹病毒,均可使受感染细胞融合而形成多核巨细胞。例如,腺病毒的DNA片段可与宿主细胞微管结合,脊髓灰质炎病毒可破坏细胞骨架,引起细胞团缩并抑制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导致细胞死亡。例如,狂犬病病毒包涵体(Negri小体)是位于中枢神经细胞(大脑海马回锥体细胞)细胞质内的嗜酸性小体,而水痘‐带状疱 ......

——《人类病毒性疾病》
书名:《人类病毒性疾病》
栏目:人类病毒性疾病 > 上篇 总 论 > 第七章 病毒的致病作用 > 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 > 二、病毒对宿主细胞的作用
作者:刘克洲 陈智
参编:王季午,马亦林,干梦九,任红,庄辉
页码:124-12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