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理学]【病理】

为黏膜上皮产生的良性肿瘤,呈息肉状,通常无蒂,基底较广,分布于整个胆管系统,常为多发性。外观呈乳头状,有树枝状结构,偶呈囊性,囊壁仅为一层上皮细胞。个别可发生恶变,特别是弥漫性乳头状瘤病。上皮常呈不典型增生,有时很难同乳头状癌鉴别,部分乳头状瘤中可含有明显的癌灶。胆管癌可分为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前者一般归入原发性肝癌中讨论,后者即通常所指的胆管癌,包括肝门区至胆总管下端的癌肿,又分为上、中、下段胆管癌。上段胆管癌是指发生于胆总管以上部位的肿瘤,又称为肝门部胆管癌或Klatskin瘤,占50%~60%。 ......

——《消化系疾病治疗学》
书名:《消化系疾病治疗学》
栏目:消化系疾病治疗学 > 第五篇 胆系疾病 > 第十三章 胆管肿瘤
作者:杨冬华 陈旻湖
参编:侯晓华,唐承薇,文卓夫,方驰华,王立生
页码:1000-100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