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6﹒Sheiner 方法

Sheiner首先认为有必要在原来的药动学模型中增设1个与中央室直接相连的、独立的药效室。其理由为:一般药物的实验药理学都证明:效应器(受体)部位的药量(浓度)分布都是非常微量的,而这种微量的浓度就足以产生在强度上已达到可观测水平的生物效应。尽管效应室的药量(浓度)亦应处在经时动态变化过程之中,但与上述同样的理由,因为它与中央室的药量(血药浓度)水平相比仍处于可忽略状态,故从中央室效应室清除的药物也必须同步地从效应室清除出去(否则对效应室而言会立即形成药量的大盈余或负亏空。

……
——《现代生物药剂学》
书名:《现代生物药剂学》
栏目:现代生物药剂学 > 第五章 药动学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 第六节 药动‐药效学 > 二、发挥直接和可逆作用药物的药动‐药效学 > (四)药效室的确定
作者:朱家壁
参编:刘建平,王柏,朱家壁,刘建平,汤玥
页码:323-325
版本:1
出版时间:2011-0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