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房颤动(房颤)的特点是患病人数多且卒中发生率高[ 1 - 2 ] ,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使用比例及达标率低。无论是瓣膜病房颤还是非瓣膜病房颤,华法林是研究证据最充分、使用最普遍的口服抗凝药物,但由于剂量个体差异大、药物-药物或药物-食物相互作用常见,需频繁监测凝血指标,加上医生对华法林所致出血的过度担心,影响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3 - 4 ]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new oral anticoagulant , NOAC )弥补了华法林的不足,近期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其在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具有更好的风险/获益比[ 5 - 8 ] 。以往使用华法林出现出血或INR不稳定的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