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药物研发历程几乎走的是同一个发展模式,即首先是用于VTE的预防(关节置换者成为研究模型),接着是VTE的急性治疗、长期治疗或者二级预防,再就是房颤患者预防心源性动脉栓塞,如果都成功了,接着进军ACS的治疗。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作用不依赖于抗凝血酶,在血液中不被血浆蛋白结合和灭活,不被血小板第Ⅳ因子灭活,不仅灭活血液中游离的凝血酶,还能灭活已经与纤维蛋白结合了的凝血酶,但凝血酶抑制剂没有直接抑制凝血酶产生的作用,只是在产生后将其灭活。ART‐123是一种重组的凝血酶结合蛋白细胞外区类似物,能够加强APC灭活因子Ⅴ a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