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酞普兰作为有效和高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物,主要作用环节在于直接与5‐HT转运体(5‐HTT)结合,最初在1997年正式发表相关研究报道,证实西酞普兰在兔血小板、大鼠脑突触和脑组织切片中与5‐HTT的结合和阻断5‐HT的再摄取。在大鼠脑突触内的5‐HT再摄取抑制的I C50值以艾司西酞普兰最显著,为2.1nmol,西酞普兰为3.9nmol,西酞普兰右旋异构体为275nmol。放射性核素标记试验证实,西酞普兰对5‐HTT的抑制最具选择性,在大鼠皮质的抑制常数,即亲和系数(Ki)为0.75nmol,而对NET的亲和系数则为3042nmol,在克隆后的人类5‐HT和NE转运体的转染细胞(transfected cell)的表达试验中也有类似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