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形剑带绦虫(Drepanidotaenia lanceolata)寄生于鹅、鸭的肠道内,可引起肠黏膜损伤和营养障碍,严重感染时可导致大批幼鹅死亡。于1987~1989年在吉林地区某村调查发现,该村幼鹅的矛形剑带绦虫病的感染率高达98%以上。进行了用吡喹酮水乳剂治疗幼鹅剑带绦虫病试验。随机抽取110只,分成2组,A组为治疗组(56只),按吡喹酮16 mg · kg - 1,经胃管1次投服吡喹酮水乳剂(每1 ml溶液含吡喹酮1 g)。报道,用吡喹酮驱除鹅矛形剑带绦虫等多种绦虫,结果,吡喹酮5 mg · kg - 1对鹅矛形剑带绦虫和其他膜壳科绦虫的治愈率达100%。其后,吡喹酮驱除鹅矛形剑带绦虫等绦虫已在江苏省较多地方推广。报道用吡喹酮(10 mg·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