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复杂的大脑疾病,无论在中枢神经组织、细胞或分子结构、功能还是神经生化方面都已发现存在许多异常或病理性改变,尽管一些神经生物学研究的结果不尽一致,但有关精神分裂症的某些症状的神经病理学基础已不断为我们所认识,从神经生化学角度来看,多巴胺假说在精神分裂症的生化和药理学研究中已主导了40年,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如何不具备多巴胺(DA)拮抗作用特性的药物具有临床治疗价值,事实上,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的临床疗效都直接与其对多巴胺D 2受体的亲和性有关,但至今尚未发现直接影响DA 功能的证据。近年来,已开始对其他重要神经递质系统及其与多巴胺系统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多巴胺‐5‐羟色胺、多巴胺‐谷氨酸、多巴胺‐乙酰胆碱及多巴胺‐谷氨酸‐5‐羟色胺等相互作用假说,其中以5‐HT 神经通路的作用尤为突出,即高5‐HT 2A拮抗(超出对D 2的拮抗)成为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主要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