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认为基因是贮存遗传信息的DNA 分子片段,但在某些特定的生物体内(如部分病毒),RNA 也可以作为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尽管已经有学者对将基因仅定义为DNA 提出质疑,但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基因定义仍然是:基因是DNA 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其中,脱氧核糖和磷酸都是相同的,核苷酸的差异主要是碱基不同,组成DNA 的碱基为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四种,A 和T 互补,G 和C互补。 DNA 携带着两种遗传信息:由DNA 核苷酸序列决定的遗传信息和由DNA 结构决定的外遗传信息。在A、T、G、C 四种碱基中,三三组合,构成一个“密码子”,或称“三联体密码”,DNA 大分子上载有64 种密码子。遗传信息除了含有编码信息以外,还存在大量的非编码序列,这些非编码序列为调控信息;外遗传信息是存在于染色体物理结构中、与碱基序列不直接相关、可影响DNA 活性的任何可遗传的信息,如染色质的结构、DNA 甲基化、DNA 分子的构象和拓扑特征等。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遵循生物学的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图1‐3‐1),从“中心法则” 可以看出,遗传信息的一般流动方向(图中红线所示)是:遗传信息可以从DNA 流向DNA,即完成DNA 的自我复制过程,也可以从DNA 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后来的科学研究又发现,在某些病毒中,RNA 也可以自我复制,并且还发现在一些病毒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RNA 可以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