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xxatto 和Huidobro 认为药物的效应只表明在与受体接触的一瞬间的状况,在此基础上,Paton 提出速率学说。他认为药物作用并不与受体被占领成正比,而是与单位时间内药物与受体接触次数成正比,药物作用仅仅是药物分子与受体间的结合率及解离速率的函数,而与形成药物受体复合物无关。每次结合为生物效应构成一个刺激“量子”,对于激动剂来说,结合速率与解离速率都很快,而解离速率大于结合速率,可在单位时间内产生若干次“量子”。而阻断剂结合速率快,解离速率慢。部分激动剂具有中等的解离速率。但此学说与占领学说一样,都不能解释在分子水平上发生的现象,不能进一步说明为什么一个药物是激动剂,而另一结构相似的药物却是拮抗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