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概述]第十五节 绦虫病(teniasis)

绦虫病是牛肉绦虫或猪肉绦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临床表现以轻微的胃肠道症状及粪便排出白色带状节片为特征。该病在国内主要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发病与生活饮食习惯和烹调方法密切相关。人感染绦虫病后,妊娠节片经常有单节或数节相连脱落随粪便排出。离体节片破裂后虫卵散出,妊娠节片或虫卵被猪或牛吞食后,在十二指肠内卵壳被肠液消化,六钩蚴逸出,钻过肠壁进入肠系膜小静脉及淋巴循环,达全身横纹肌、心、脑、肝等处,约经2个月左右发育为囊尾蚴(此时为猪或牛囊虫病)。副作用可引起头昏、头晕、发热、腹痛、皮肤瘙痒等。如无腹泻,再过半小时服50%硫酸镁60ml。副作用少,少数病人有恶心、呕吐及腹痛等反应。

……
——《临床药物治疗学》
书名:《临床药物治疗学》
栏目:临床药物治疗学 > 第三章 寄生虫病
作者:陈文彬 罗德诚
参编:曹钰,陈德珍,陈文彬,陈晓平,程德云
页码:57-58
版本:3
出版时间:2004-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