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两千多年,浩如烟海的中医药著作中,补肾健脾,益气养血的处方有几千首。历代多被引用,组方完整,近代仍在推崇,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处方有百余首,最常提及的是早在汉代就已提出的金匮肾气丸和宋代成方的六味地黄丸以及明代的含有鹿角胶、龟板胶这二味血肉有情之品能补肾填精的右归丸、左归丸。就组成药物的频率统计,地黄(主要是熟地)是应用最多的,比第二位的茯苓高出一倍,其次是山药、桂心、人参、牛膝,再次是萸肉、附子、杜仲、当归、菟丝子、泽泻、五味子。同时,临床针灸治疗手法多样,除传统的提插捻转外,艾灸、天灸、耳针、电针、红外针治疗仪、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等以及将针灸与推拿、针灸与药物结合等多种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