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的学者又相继建立GABA 与多巴胺在纹状体和边缘系统相互作用的理论,认为精神分裂症GABA 功能的缺损导致多巴胺活动过度,而测定谷氨酸脱羧酶(GAD,一种使谷氨酸脱羧形成GABA 的酶,也是GABA 能神经元的标记酶)活性的试验证实了这一理论。通过测定GABA 的吸收位点来评估突触前膜GABA 能神经元的总量,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双侧海马的吸收位点减少,左半球减少更明显。药理学方面尚未找到支持GABA 能缺损是精神分裂症病因的依据,GABA 激动剂无治疗作用。最近10年,NMDA 受体和递质功能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的研究,特别是与阴性症状、认知症状等缺陷性症状的相关性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形成了精神分裂症的NMDA机能低下假说。N MDA 是谷氨酸受体系统的一个亚族,谷氨酸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广泛分布于大脑的各个脑区并影响多种神经元功能,其中尤以额叶皮质、纹状体、丘脑和海马的受体数量和密度明显较高,共有一百余种受体类型。研究发现,NMDA 受体拮抗剂苯环利定(PCP)能导致正常人使用后出现精神分裂症症状和促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复发或加剧,精神症状不仅包括幻觉、妄想、冲动行为或易激惹等阳性症状,还涉及情感淡漠、意志丧失和社交退缩等阴性症状及记忆、注意和定向障碍等认知症状。神经影像、尸体脑及活体代谢成像研究已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前额叶和丘脑的N MDA 受体密度和数量明显少于正常人,磁共振光谱分析也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前额叶、丘脑、海马及边缘叶皮质的谷氨酸受体活动减弱和谷氨酸递质功能明显受损的证据。 近年来有关抗精神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