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二、镇痛作用

WHO于1979年对疼痛定义为:由造成或有可能造成组织损伤的各种刺激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常伴有痛苦的心理、情绪的感受。临床上有以下特点。疼痛是由于机体内外较强刺激所产生的一种临床症状.疼痛的生理反应包括疼痛感觉和疼痛反应,疼痛反应可以是局部的或全身性反应。疼痛的生理学意义在于机体对一定程度的痛觉迅速做出适应性防御反应,以发挥保护作用。NSAI Ds可用于治疗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神经痛及月经痛,其镇痛部位既有外周性,也有中枢性镇痛作用。阿司匹林等NSAI Ds对炎症引起的轻、中度疼痛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其机制除中枢性因素参与外。其镇痛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而削弱组胺或缓激肽的致痛效应。

……
——《现代麻醉学(上、下册)》
书名:《现代麻醉学(上、下册)》
栏目:现代麻醉学(上、下册) > 第24章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 > 第2节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的药理作用
作者: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
参编:田玉科,叶铁虎,史誉吾,庄心良,李文志
页码:540-542
版本:3
出版时间:2013-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