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干 扰 素

干扰素是1957年首次由Issacs等人作为一种自然发生的抗病毒物质而提出,其后发现该物质有抗肿瘤特性,为具广泛生物学活性的调节蛋白质。干扰素在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后入血的速度较慢,需较长时间才能在血中测到。一次肌注106单位,血清浓度为100单位/ml,这比在病毒感染时自然产生的干扰素量为高。当病毒感染的恢复期可见干扰素的存在,另一方面用外源性干扰素亦可缓解感染。2 ﹒抑制细胞增殖干扰素抑制细胞分裂的活性有明显的选择性,对肿瘤细胞的活性比正常细胞大500~1000倍。干扰素抗肿瘤效果可以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通过宿主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限制肿瘤的生长。

……
——《肿瘤合理用药》
书名:《肿瘤合理用药》
栏目:肿瘤合理用药 > 第五章 肿瘤生物反应调节剂 > 第四节 常用的生物反应调节剂
作者:安永恒 等
参编:
页码:258-260
版本:1
出版时间:2004-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