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病理生理]五、5‐羟色胺

精神药理学研究发现,芬克洛宁、利舍平可耗竭5‐HT,导致抑郁;选择性5 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SSRIs)可阻滞5‐HT 的回收而起抗抑郁作用;5‐HT 前体5‐羟色氨酸能治疗抑郁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 Is)抑制5‐HT 的降解,具有抗抑郁作用。 近年来,对5‐HT 受体亚型的研究越来越深入,5‐HT 受体主要包括5‐HT 1、5‐HT 2和5‐HT 3三个亚型,5‐HT 1又进一步分为5‐HT 1A、5‐HT 1B、5‐HT 1D、5‐HT 1E和5‐HT 1F;5‐HT 2实质上与5‐HT 1C相同,又进一步可分为5‐HT 2A和5‐HT 2B。大多数抗抑郁药物包括MAOIs、TCAs、SSRIs 和曲唑酮等均会下调突触后5‐HT 2受体,减少低亲和力5‐HT 2受体的数量,而ECT 与之作用相反。有研究报道,抑郁症患者脑内的突触后5‐HT 2受体数量有所增加,这表明抑郁症突触前5‐HT 能神经递质活动的功能性缺乏可能会导致突触后5‐HT 2受体的数量增加或功能上调。对心境障碍患者5‐HT 2受体的研究还包括5‐HT 2受体与血小板膜的结合力、5‐HT 诱导的血小板形状改变和聚集等。有人提出血小板5‐HT 2受体数量增加可能是抑郁症的状态依赖性标志,他们对15名抑郁症患者进行了研究,发现经3周马普替林治疗后,有效者的5‐HT 2受体结合力显著降低,而无效者的5‐HT 2受体结合力无变化或增高。 人类血浆中血小板的5‐HT 变化与脑内变化情况一致,因此血浆中血小板的5‐HT 变化可作为中枢5‐HT 变化的反应。 总而言之,很多证据都支持5‐HT 假说的重要性,但抑郁症病生理发病机制中的关键部分可能存在于“下游”,即5‐HT 受体激活后的反应如第二信使系统或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改变。

……
——《精神药理学》
书名:《精神药理学》
栏目:精神药理学 > 第二篇 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 第二章 心境障碍的神经生物学 > 第三节 神经递质与受体的功能
作者:江开达
参编:江开达,李晓白,司天梅,崔东红,方贻儒
页码:229-230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