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疫苗研制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在所用的菌苗已不再含有动物组织、血清等成分,过敏反应也大为减少。血清型特异性限制了全菌体灭活疫苗的效力,寻找能诱导抗各血清型交叉保护性免疫的钩体抗原成为关键,随着对钩体结构的认识,发现钩体的外膜(OMP)在钩体黏附、免疫和致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外膜表面蛋白,作为一种有效的免疫原。20世纪70年代至今,我国已研制成功双价及多价钩体外膜疫苗,并于1993年陆续进行了人体试验,发现血清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滴度均在6个月达到高峰。接种当地流行株制成的疫苗后,可诱发体内产生相应抗体,从而可起到预防钩端螺旋体病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