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病理学]一、主要病理变化及治疗策略

脑缺血多为脑血栓形成的后果,继发于血管及血液凝固系统等病变,缺血后首先出现能量代谢障碍以及细胞内外离子平衡失调(数分钟至数小时),然后出现水肿、炎症及细胞死亡等损伤变化(数小时至数周),最后出现结构和功能修复(图4‐。因此,药物治疗包括控制原发病变、促进脑血流再灌注、神经保护(包括减轻细胞坏死/凋亡、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针对以上各种变化,研制了多种靶向性的药物,如抗兴奋性毒性、抗氧化、抗炎症、抗凋亡等多种治疗药物,但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药物,表明针对单一靶点药物的局限性,也表明寻找脑缺血治疗药物的复杂性和难度。

……
——《老年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
书名:《老年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
栏目:老年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 > 第一篇 老年性疾病和药物治疗学 > 第四章 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其他老年中枢神经疾病治疗药物的药理及治疗学 > 第四节 脑缺血等脑损伤病变的药物治疗
作者:张洪泉
参编:卜平,王蕾,印大中,冯永山,田河林
页码:199-201
版本:1
出版时间:2010-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