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生理学](二)染色质修饰与神经可塑性

组蛋白修饰:长期的染色质修饰可能是某些基因表达改变乃至发生神经可塑性变化的基础。已经观察到,慢性刺激可导致组蛋白长期修饰,从而有助于神经可塑性改变。对电休克疗法、抗抑郁药等的研究一致发现,疗效的产生伴随着Bdnf、Creb、c‐fos等基因部位的组蛋白乙酰化,这些研究结果提示组蛋白修饰与抑郁症及抗抑郁药引起的神经可塑性变化高度相关。关于DNA甲基化是否参与了更为短期的学习和记忆,研究刚刚起步,目前发现DNA甲基化远比以前认为的更具有动态性,而且是长期神经可塑性的一个重要机制。

……
——《精神药理学》
书名:《精神药理学》
栏目:精神药理学 > 第一篇 精神药理学基础 > 第七章 神经可塑性与精神疾病 > 第二节 神经可塑性 > 一、基因表达的改变调节神经可塑性
作者:江开达
参编:黄继忠,方贻儒,李晓白,王刚,王飚
页码:124-125
版本:2
出版时间:2011-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