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概述](二)培养法

对于疾病的诊断及感染的最终治疗来说,以培养法对病原体进行分离是最为可信的方法。接收到临床标本之后,先将其接种至适当的培养基上,有些培养基具备特殊的功能,如以生化反应来鉴别微生物,或根据微生物对某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鉴定。已确定对人体有致病性的为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发酵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可对人造成机会感染的有唾液支原体、口腔支原体、生殖道支原体和梨支原体。使用SP‐4培养基(p H7.4,除解脲支原体外,一般p H7~8生长良好)或在普通培养基中加入10%~20%人或动物血清及酵母浸液,37℃(嗜热支原体为56~60℃)培养3~5天(初次分离需1周以上)观察结果。

……
——《抗菌药物治疗学》
书名:《抗菌药物治疗学》
栏目:抗菌药物治疗学 > 中 篇 > 第四章 细菌、真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与诊断 > 第一节 临床常见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与诊断 > 二、病原体的实验室识别方法
作者:孙淑娟 袭 燕
参编:吴永佩,孙淑娟,袭燕,解建,蒋仲敏
页码:143-145
版本:1
出版时间:2008-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