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二)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链阳霉素和酮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

这种机制涉及核糖体50S亚基23SrRNA特定位点甲基化,甲基化导致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链阳霉素B混合物的结合减少。大环内酯类耐药菌能合成甲基化酶,使位于核糖体50S亚基的23SrRNA的腺嘌呤甲基化,导致抗生素不能与靶位结合耐药。耐药菌株对链阳霉素B(奎奴普丁,quinupristin)耐药,而对链阳霉素A(达福普汀,dalfopristin)仍敏感。有关主动外排系统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由于新的耐药现象不断出现,临床测定葡萄球菌、化脓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的敏感性时,除测定红霉素外,还需检测16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林霉素及链阳霉素药敏结果,不能以红霉素代替其他种类。

……
——《临床微生物学》
书名:《临床微生物学》
栏目:临床微生物学 > 第一篇 临床微生物学概论 > 第十章 微生物耐药 > 第一节 细菌耐药机制 > 二、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作者:贾战生 陈智
参编:尹文,陈琳,马越云,王晶,王新
页码:240-241
版本:1
出版时间:2010-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