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近40年来对抑郁及相关精神障碍的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基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一些重要的认识,但抗抑郁药治疗作用的准确机制仍难以完整地确定。一度盛行的“抑郁单胺假说”也为抗抑郁药的研发和成功用于临床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毕竟过于简单化而难以解释抑郁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人脑尸体解剖研究也显示抗抑郁药治疗后海马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s,BDNF)的浓度显著高于未接受抗抑郁药治疗的抑郁患者。由此可见,帕罗西汀在神经递质系统所表现出的多种不同作用也反映出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的病理生理学具有多样性,包括5‐HT、NE和CRF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