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或暴力行为的病因学证据与5‐HT 功能失调的相关性已为我们所公认,抑郁患者自杀死亡后脑脊液5‐H1AA 浓度明显减低,5‐HT 2受体的密度增加,说明存在相对的5‐HT 耗竭,1992年美国神经精神药理学会(ACNP)的研究证据显示,抗抑郁药对大多数抑郁症患者能起到改善或缓解自杀意念和冲动的作用,SSRIs 被认为过量服用时危险性低而比TCAs 的自杀风险更低,同时更认为,没有证据提示SSRIs 会促发抑郁患者的自杀意念。另1 项研究则表明,氟西汀治疗的654例抑郁伴焦虑障碍患者的自杀率并未增加,而对服用包括氟西汀在内的10 余种抗抑郁药的患者自杀率调查发现,所有抗抑郁药的自杀风险性大致相仿。 临床实践中发现,在育龄期妇女中,心境障碍的患病率甚高,故SS RIs 也被广泛使用,这些药物可能在患者妊娠和哺乳期也在使用,从现有报道看,氟西汀用于此类特殊人群的研究最多,Goldstein(1997)对796例妊娠后头3个月服用氟西汀的妇女进行随访研究,结果认为氟西汀治疗后的新生儿异常发生率与对照组一致。Nul man(1997)对135例在胚胎期母亲接受TCAs 或氟西汀治疗的儿童,随访其认知和行为表现,结果发现TCAs 或氟西汀治疗后出生的儿童在畸形发生率和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与正常对照组相近,I Q 评定也无统计学差异。 一些抗抑郁药突然停用可导致撤药症状,包括TCAs 和 MAOIs 都早有报道,SSRIs 中撤药症状报道最多的是帕罗西汀,与其清除半衰期短和缺乏活性代谢产物有关,而氟西汀的此类报道最少,因氟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