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吡 哌 酸

本品1974年合成,是第2代喹诺酮类药物中的代表。抗菌活性比萘啶酸强,本品对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等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作用增强,对敏感菌株的MI C90约为1.56~4mg/L。对铜绿假单胞菌也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但其抗菌活性仍低,MI C90约为12.5~25mg/L。吸收后能广泛地分布于全身,在肝肾等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高于血药浓度,在尿液和胆汁中的药物浓度更高。主要从肾脏排泄,服药4h后尿中药物浓度达峰值,3~7h后胆汁中的药物浓度达峰值。山东新华制药厂和上海信谊制药厂等生产本品。

……
——《实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学》
书名:《实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学》
栏目:实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学 > 第二篇 常用抗感染药物 > 第二章 全合成抗感染药物 > 第三节 喹诺酮类
作者:殷凯生
参编:王彤,曹加,殷民生,杨玉,卜行宽
页码:542
版本:2
出版时间:2011-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