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第二节 干 扰 素

干扰素的发现是基于两种病毒感染在同一宿主细胞时出现的相互干扰现象(inter‐ference)。1957年由Isaacs等发现将灭活的流感病毒作用于细胞(鸡胚绒毛尿囊膜)后,在细胞中产生了一种可溶性物质,这种物质能干扰病毒的生长,当时将该物质称之为干扰素(interferon,IFN)。IFN是在特定诱生剂(病毒、聚肌胞等)刺激下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诱生蛋白质。基因工程IFN是指应用重组技术使产生IFN的基因与特定的质粒载体连接以获得重组体,然后再转导入大肠杆菌等细胞,选取能表达产生IFN的克隆培养,生产基因工程IFN。

……
——《人类病毒性疾病》
书名:《人类病毒性疾病》
栏目:人类病毒性疾病 > 上篇 总 论 > 第十章 病毒性疾病的治疗
作者:刘克洲 陈智
参编:王季午,马亦林,干梦九,任红,庄辉
页码:274-275
版本:1
出版时间:2002-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