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利用从股动脉注入痛介质(如氯化钾、缓激肽、组胺)而诱发隐神经传入放电,再结合镇痛药物作用部位分析方法中的“切断部位之间解剖学联系”的这一基本原理,从而可确定镇痛药是否作用于外周,亦可鉴别外周镇痛与局部麻醉药。外周镇痛药可明显抑制诱发放电,而中枢镇痛药则不能抑制诱发放电,局部麻醉药则完全取消传入冲动(包括诱发放电和基础放电),而镇痛药对基础放电无明显影响。应用公式:抑制率=给药前后诱发放电数之差/给药前诱发放电数× 100%,计算出该镇痛药的药效。经股动脉注入的常用介质:缓激肽(0.3μ g/kg)、组胺(150 μ g/kg)或氯化钾(2.5mg/kg)可诱发兔隐神经放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