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二、作用机制

正常止血机制包括血管机制、血小板机制和凝血机制三部分。血小板在出血与血栓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可形成血小板血栓,机械性修复受损血管。促凝血药(止血药)是能促进血液凝固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制止出血的药物,按其作用即可分为:①作用于血管壁的药物,可收缩血管,增加毛细血管致密度,改善其通透性,如卡巴克络(安络血)、曲克芦丁(芦丁)、垂体后叶素、维生素C及糖皮质激素等。促进凝血因子释放的药物,如1‐去氨基‐8‐D‐精氨酸血管加压素(DDAVP),有促进血管内皮释放V WF,改善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等作用。局部止血药物,如凝血酶、立止血及明胶海绵等。

……
——《合理用药》
书名:《合理用药》
栏目:合理用药 > 第十章 造血系统用药 > 第二节 促凝血药(止血药)
作者:谢惠民
参编:常明,谢惠民,赵志刚,彭敏,李晔
页码:524-525
版本:4
出版时间:2003-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