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一)心房纤颤时血栓形成机制

心房纤颤时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因子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TIA)、脑卒中或周围血管栓塞史、左房扩大、左室功能不全、左室肥厚、风湿性二尖瓣病、高血压病、颈动脉疾病、糖尿病、冠心病、年龄在65~。75岁(女性大于75岁)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房颤时不规则的心房壁运动,引起血流异常,从而损伤内皮细胞,使心内膜下组织暴露,并释放组织因子,在PF4作用下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房颤时,反映内皮细胞受损的标志物Von W ille‐brand因子(vWF)升高,左心耳内皮细胞上P‐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增加,并使白细胞黏附于内皮细胞上的数量增加,说明内皮细胞上的黏附因子参与左房血栓形成。

……
——《心血管病合理用药》
书名:《心血管病合理用药》
栏目:心血管病合理用药 > 第九章 高凝状态的药物治疗 > 第二节 抗凝和抗血栓治疗的适应证 > 一、心房纤颤
作者:张七一 宋文宣 曲彦
参编:纪霞,王晏平,王正忠,王旭,刘双梅
页码:684-685
版本:1
出版时间:2004-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