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受体三维结构未知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从药物小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活性出发,归纳和认识药物分子的构效关系,在此基础上预测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药效)和进行高活性分子的结构设计,即间接药物设计。在药物设计研究的早期(60~80年代),人们对于药物作用的靶标分子大多缺乏了解,因此间接药物设计成为这一时期药物设计研究的主要方法,目前已经成功地应用在药物设计的各个阶段。图4‐6中的询问条件从29个ACE抑制活性类似物中得到,集中了这些化合物共同的理化性质和空间特征,以此搜寻22.5万化合物的数据库,发现96个命中结构,药理试验证明这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ACE抑制活性,说明图4‐6的搜寻标准是合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