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辅助检查]二、血小板因素

一定量血液与固定表面积的异物接触一定时间后,即有一定数目的血小板黏附于异物表面上,测定接触前、后血小板数之差,即为黏附于异物表面的血小板数,由此可求出占血小板总数的百分数。原理:在连续搅拌条件下,于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RP)中加入血小板致聚剂,由于血小板发生聚集,血浆的浊度发生相应的改变,光电池将光浊度的变化转化为电讯号的变化,在记录仪上予以记录,根据描记曲线即可计算出血小板聚集的程度和速度。临床意义:血小板ATP释放量减少见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I TP、多发性骨髓瘤、霍奇金病以及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临床 ......

——《内科手册》
书名:《内科手册》
栏目:内科手册 > 第四章 实验室检查 > 337﹒出血与血栓指标
作者:梅长林 李兆申 朱 樑
参编:李石,许国铭,张国治,尉挺,汪伟业
页码:803-806
版本:7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