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四、锥体外系药物的合理应用

锥体外系疾病可表现为多种症状。一般对运动减少、僵直、震颤、肌张力不全等症状给予增加多巴胺能作用的药物,并可辅以抗胆碱能药物。对不自主运动增多如抽动、舞蹈等症状可给予多巴胺能抑制剂,并可同时给予抗胆碱能药物以消除因多巴胺能减少引发的不良反应。少数情况下可用增加胆碱能的药物。卡马西平加左旋多巴,病情稳定后左旋多巴可降至最低有效量。本病主要与基底节(尾核、壳核、苍白球)及丘脑、下丘脑处多巴胺含量减少有关。地西泮对减少不自主运动效果较好,按年龄可给予。可给予氟哌啶醇,常与等量安坦同用,以减少不良反应,亦可给予泰必 ......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
书名:《小儿神经系统疾病》
栏目:小儿神经系统疾病 > 第二十九章 抗癫痫药以外的神经系统药物 > 第三节 作用于锥体外系的药物
作者:左启华
参编:王丽,王仪生,王慕逖,左启华,刘晓燕
页码:985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