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二、常用氧疗方法

多用于中度缺氧的患儿。一般将鼻导管放入鼻内约1cm,氧流量一般按:婴儿每分钟0.5L,学龄前儿童每分钟1.0L,学龄儿童每分钟1.5L,可使吸入氧浓度达30%左右。缺点:吸入氧浓度不高(≤ 30%),双侧鼻导管或双侧鼻塞,可使吸入氧浓度明显升高,但缺点是鼻腔堵塞,不易让患儿接受,而且患儿张口呼吸,使吸氧效果受影响。应用指征是当严重的低氧血症用普通吸氧方式且FiO2 > 60%而仍不能达到氧疗目标时。临床用于RDS、ARDS、肺出血、肺水肿以及机械呼吸停机前的过渡。 ......

——《现代儿科诊疗学》
书名:《现代儿科诊疗学》
栏目:现代儿科诊疗学 > 第二章 儿科疾病的治疗 > 第四节 氧气疗法
作者:邹典定
参编:赵东赤,张渝侯,邓华秀,邓淑珍,方世平
页码:52-5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