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运动能力受限或功能障碍而引起骨矿含量的减少称为失用性骨质疏松症。引起失用性骨质疏松的原因主要有老年、瘫痪、长期卧床、外科石膏外固定或内固定术和宇航员太空飞行,等等。长期制动和肌无力是导致失用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在制动过程中,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占优势,促进钙的溶出,发生高尿钙和骨丢失,进而发展为骨质疏松。患者脑卒中后,骨密度在非患侧上肢可代偿性增加,这与习惯使用的非患侧手掌的骨密度增加相一致,患侧下肢骨密度在一年内可下降10%,非患侧下肢骨密度也可发生一定程度的降低。图2‐3‐2‐5前肢固定12周和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