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凝血系统的激活与过度消耗

肝素是一种氨基葡聚糖类物质,它通过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 Ⅲ)来阻止凝血酶活化达到抗凝目的。当凝血酶包裹在纤维蛋白原或纤维蛋白单体表面时,凝血酶将会发生构象改变,在肝素/AT Ⅲ复合物作用下更趋向于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抗凝活性。然而,大剂量肝素并不能防止凝血酶本身的形成,血中凝血酶的浓度可以用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或者凝血酶原裂解片段F1 + 2来测定,这些物质转流后几分钟浓度就升高,停止转流后、给予鱼精蛋白后直到手术术后60天时血浆中浓度仍然维持在高水平。CPB中凝血酶和纤溶酶的过度 ......

——《体外循环损伤与保护》
书名:《体外循环损伤与保护》
栏目:体外循环损伤与保护 > 第八章 体外循环与血液保护 > 第一节 体外循环后凝血功能障碍 > 二、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
作者:董培青
参编:JW.Austin,陈长城,陈彧,董培青,管玉龙
页码:166-16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