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浅蓝菌素的抗癌机制

迄今,浅蓝菌素的抗癌机制尚不清楚。但也有实验发现棕榈酸和油酸迅速介入并不能逆转浅蓝菌素的细胞毒作用(浅蓝菌素浓度小于15 μ g/ml),而且在浅蓝菌素介入前加入油酸(50 μ mol/L)与细胞共育1天,油酸可增强浅蓝菌素的细胞毒作用。采用同位素标记方法液闪测量[ H - 14C ]乙酸钠和[ 3H ]胸腺嘧腚的掺入量,作者发现浅蓝菌素和c75作用15~30分钟即可大量抑制HL60细胞脂肪酸合成,而c75和浅蓝菌素分别在处理60分钟、90分钟时才可最大限度地抑制HL60细胞DNA合成。结果显示,亲子代细 ......

——《2005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新进展》
书名:《2005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新进展》
栏目:2005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新进展 > 第四篇 头颈外科学 > 第十四章浅蓝菌素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韩德民
参编:高志强,韩德民,李进让,李源,刘红刚
页码:498-50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