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辅助检查]第二节 肝豆状核变性的基因检测

对于一个临床表现为肝功能损害,血铜蓝蛋白水平明显降低,24小时尿铜含量增高,角膜K‐F环阳性和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临床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相对较为容易,但是对于临床表现和生化结果不典型的疑诊患者。或者已经确诊WD的一级亲属中是否也患有该病还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pathogenesis gene carrier)(杂合子),这些情况就需要对ATP7B基因进行检测,以筛查是否存在基因突变,从而达到早期或症状前诊断甚至是产前诊断的目的。基因检测对确定是否WD杂合子尤为重要,临床上,杂合子和症状前患者极难准确鉴别, ......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书名:《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栏目: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 第六章 基因检测
作者:梁秀龄 李洵桦
参编:
页码:124-12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