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的发明,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日本研究人员Noumi等对获得的大肠杆菌正常和突变F1-ATPase基因克隆进行了电泳分析,用限制酶消化克隆DNA片段产生小片段,标记小片段的5 ’末端,变性使双链DNA变成单链再经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结果发现,含点突变的DNA小片段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单链电泳迁移率与相应正常的DNA小片段的单链电泳迁移率明显不同。并对该技术进行了改进,其基本原理是:将PCR产物加热或者在变性剂作用下变成单链,在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电泳,各单链根据其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