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临床表现]二、青少年自杀的临床表现

有两条原则:①无论家长对子女、老师对学生、青少年对同学/伙伴,都不要忽略那些你以为只是开玩笑的话。一个曾因帮助和阻止而避免自杀的少年,极可能再次尝试。通过长期研究,将青少年自杀前的警讯归纳为:语言。判断这些变化对自杀的影响,最重要的不在于事件本身或其严重程度,而是他在“屡遭挫折”过程中表现出的应对能力,如“这么大的压力谁受得了”,我实在精疲力竭,无计可施”。青少年自杀可视为对自己不满或攻击自己的一种表现。与自杀关系最直接,表现如:1 ﹒绝望、低自尊、无助感,对许多事物失去兴趣。日常生活秩序严重破坏,感到“ ......

——《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
书名:《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
栏目: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 > 第二十四章 青少年自我伤害预防控制(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elf Injury in Adolescents) > 第一节 青少年自杀行为
作者:季成叶
参编:王芳芳,陶芳标,吴汉荣,马军,王芳芳
页码:654-655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