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一、膜穿孔毒素

目前已知至少有三类膜穿孔毒素可引起细胞凋亡。该毒素对多种哺乳动物红细胞有溶血作用,对白细胞、肝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均有损伤作用。溶素O可导致多种细胞,如肝细胞、淋巴细胞及树突状(dendritic)细胞的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毒素嵌入线粒体和内质网的膜上,引起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Ca 2 +的流出,最终激活caspases。虽然该菌不能诱发巨噬细胞凋亡和释放活化的IL‐1 β,但可在感染早期使宿主细胞产生并释放多种粒细胞趋化因子,从而加重局部的炎症反应。该毒素能通过与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 ......

——《高级医学微生物学》
书名:《高级医学微生物学》
栏目:高级医学微生物学 > 第4章 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宿主细胞凋亡 > 第二节 病原菌毒力因子与宿主细胞凋亡
作者:龙北国 江丽芳
参编:万成松,邓凡,马桂璋,王传恩,王应斌
页码:6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