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溶组织内阿米巴

溶组织内阿米巴是人类的寄生虫,每年可导致4万~10万例的死亡[ 165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包囊是其感染广泛流行的主要原因。包囊可通过接触粪便污染的水和蔬菜、肛门‐生殖器或直接的粪‐口途径传播给另一人。摄入包囊可在小肠发生脱囊作用,并最终在结肠形成滋养体,多见于盲肠或乙状结肠。已发现一些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毒力因子,包括Gal特异的黏附、半胱氨酸蛋白酶和称为amoebapore的小成孔多肽家族[ 166 ]。半胱氨酸蛋白酶自阿米巴破坏聚合粘蛋白后释放,因此避开了黏液屏障的保护作用[ 167 ]。侵入肠黏膜后, ......

——《旅行腹泻》
书名:《旅行腹泻》
栏目:旅行腹泻 > 第一部分 病原学与发病机制 > 第6章 发病机制
作者:Charles D.Ericsson Herbert L.
参编:张晓梅,许琳,王青,张爱军,张晓梅
页码:62-63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